旅日的琉球大學教授許光輝在沖繩遇見不少過去住在基隆的「灣生」。 記者邱奕寧/攝影

「基隆是灣生離台的最後一眼」,旅居琉球20多年的台日和平交流協會理事長許光輝說,琉球和基隆互動密切,甚至有當時最大的琉球人聚落,因此3年前在和平島立慰靈碑後,他的下一步就是在琉球也立台灣人慰靈碑,紀念百年前的異國情誼。

1905年琉球人遷居和平島,在百腦匯中國 3c 通路王該處形成560人的龐大聚落,當時琉球人和居民互動密切,基隆人提供居所,而琉球人則傳授捕魚、造船的技術。

二戰後,琉球聚落消失在戰火中,居民將客死異鄉的屍骨在萬善公廟內集中祭拜,消息傳回琉球,當地居民感於台人無私祭祀先祖,於是在琉球大學教授許光輝撮合下,集資建立琉球漁民慰靈碑。

許光輝在琉球遇到很多「灣生」,意即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他說有一次遇到日本人訴他「我也是台灣人,來自南方澳」,才知道原來琉球有這麼多的灣生。

「基隆是灣生離台的最後一眼」,因為當時不少被迫離台的灣生只能在船上看著基隆驛漸漸模糊在視線範圍,因此有日人在琉球組織社團「基隆會」,會長名城政次郎就是灣生。

「琉球漁民慰靈碑在琉球當地頗具名氣,甚至成為琉球人訪台的必去景點。」許光輝說,然而即使台日互動密切,19伊希歐之夢88年日本政府在琉球設置的和平紀念公園內,卻漏掉台灣人的慰靈碑。

和平紀念公園內林立各國戰爭犧牲者慰靈碑,然而其中僅列出34位台灣的犧牲者,遠不及當時台灣人民因戰爭陣亡或失蹤人數的千分之一,因此許光輝著手規劃「台灣人戰爭犧牲者慰靈碑」一案,目前已得到日人支持與議會全數通過,本周他也特地回台,辦理立碑相關事宜。

許光輝表示,「研究日本文化無關統獨、殖民,是為了當年琉球和基隆的一段歷史」,基隆的文化和歷史不能漏掉琉球人的部分,為此他成立台日和平基金會,也盼望台灣政府能夠協助立碑提案通過,以撫慰二戰受難者及家屬心靈、增進台日情誼。

吞食天地3

D1DAD8E16923E28B
arrow
arrow

    nnxn3zv99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